达标课总结

更新时间:2023-02-10 15:59:31
达标课总结

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、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,通过它可以全面地、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,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。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达标课总结,欢迎大家分享。

达标课总结1

县教育局2月19日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,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围绕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”的理念认真开展“导学达标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。现就我校一个月来课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:

一、边学习边整顿,统一课改思想

1、XX年2月19日全县召开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,学校高度重视,立刻召开了全体领导班子会议,成立了由课改领导小组,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,确定边学习边整顿,统一课改思想的路子。

2、3月3日学校业务例会上,学校将县教研室《“导学达标”课堂改革行动方案》进行了学习,并将各学科指导意见发放到每一个教师手中,并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,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了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,统一了课改思想。

3、为了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清形势、明确目标、转变作风,增强干劲,以新的作风、新的形象,投入到课改中来,学校又于3月7日起,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,通过整顿使全体教师找到了不足与存在的问题,并充分认识到基于学校当前形势,只有改革才有出路,为“导学达标”课堂改革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。

二、开展“导学达标”课堂改革系列活动

通过整顿和学习,教师的课改思想统一了,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就成了课改推进的主要问题,为此 ……此处隐藏17942个字……伸,内容上要由课本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,方式上要由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学习、

合作学习向开放式的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延伸。

1、将部分自主学习课移至放学后由学生自行完成。

2、语文、英语学科要制定学生课外学习计划,并组织学生有效实施。

3、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计划。每周设1节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课。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,指定研究方向,指导研究方法,本着“量力性”、“兴趣性”原则,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。

三、强化过程管理,以管理的“规范化、常态化、精细化”促教学改革的“规范化、常态化、精细化”。

1、加大常规检查的力度

(1)教师二次备课后的学案、学案批阅情况、课表执行情况、配餐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、周练的次数和效果。

(2)实行查课制度,重点检查课表执行情况。

(3)实行随机观课制度,重点检查“两种课型”和“七个环节”在操作方面的规范问题。

2、建立教学评价制度

(1)常规检查的结果记入教学评价。

(2)将各种教学活动纳入教学评价。

微型课题研究活动。

优秀学案评选活动。

“示范课”、“赛讲”、“研讨课”等活动。

青年教师课标研读活动,中青年教师高考试题解读活动。

“晋级课”活动。

以上评价都将作为体现教师教学水平晋级的主要依据。

3、改革现有分配制度,充分体现“多劳多得”和“优质优酬”原则。

(1)将教学过程的考核结果与教学质量奖挂钩。

(2)对于不计入考核的单项活动,每搞一次活动学校都将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。

《达标课总结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